院情介绍 首页 >单位概况>院情介绍
院情介绍
一、基本概况
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位于素有“陇上江南”之称的天水,建于2000年11月14日,由原第一地质队、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和第三探矿工程队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最早成立时间可上溯至1963年9月,是甘肃省地矿局直属的县(处)级综合性地质勘查事业单位。
二、业务范围
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下水勘查、水源地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质钻探、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城乡测绘、国土调查、岩矿测试与鉴定、选冶实验、岩土试验、技术经济论证、矿物应用研究、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地质灾害调查防治监测预警、土壤污染调查、国土空间规划、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等业务。为地方政府提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矿业开发咨询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三、人员结构
现有职工2174,其中在职职工969人,离退休职工1205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3人,其中正高级4人,副高级107人,中级241人,初级111人,全院共有本科生363人,研究生18人。拥有各类注册人员69名,其中注册岩土工程师2名、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1名、一级建造师9名、二级建造师35名、注册安全工程师10名、注册监理工程师3名、注册测绘师4名,一级造价工程师2人、二级造价工程师1人、注册咨询工程师2人。
四、资质证书
全院共拥有各项资质31个,其中甲级资质13个(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区域地质调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甲级、液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地质实验测试(岩矿测试、岩土试验)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级、环境工程设计甲级、甘肃省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乙级资质11个(地球物理乙级、地球化学乙级、气体矿产勘查乙级、遥感地质调查乙级、地质实验测试(岩矿鉴定、选冶试验)乙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乙级、测绘资质乙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地质灾害防治监理乙级);其他资质6个(环保工程叁级、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矿山施工总承包叁级、旅游规划丙级)。取得了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16/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GB/T45001-2020/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院实验室通过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CMA计量认证及中国合格品评定委员会实验室认可。
五、主要业绩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勘院地矿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秉承“三光荣”传统,坚持“两提供三支撑”基本定位,聚焦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能源资源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城乡融合发展、防灾减灾等核心任务,以地质为主线,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为地质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先后探明和发现了麦积区吊坝子金矿、武山新庄里金矿、两当湘潭子金矿、徽县天子坪金矿、漳县盐矿等60处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累计探明资源储量:金320吨、银280吨、铜10万吨、铅锌42万吨、锑10万吨、岩盐2亿吨,合作建设了两当招金、礼县中宝等矿山企业。在天水市中滩、清水、街子等地探明和发现中型地热田3处,具有埋藏较浅、热源稳定、水量丰富的特点,现已开发利用,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水资源勘查方面,为城市和国家重点工程提供水源地100余处,先后在景泰、平凉、会宁、张家川、临夏等干旱缺水地区找水获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会宁县打出了日出水量达5000立方米的地下水,得到原国土资源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的嘉奖和表扬,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勘院在加强地质找矿的同时,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圆满完成了汶川“5·12”地震、舟曲“8·8”泥石流、天水“7·25”暴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抢险排查工作。参加了灾后地质灾害治理勘察、施工和监理等工作,彰显了国有地勘单位的使命和担当。2010年积极参加云南打井抗旱工作,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在甘南州迭部县达拉乡暴雨泥石流灾害、甘南州夏河县5.7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及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中,为救援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撑,得到了省自然资源厅、地方政府及自然资源局的高度评价。2021年,参与了甘南州迭部县、陇南成县、天水武山县、庆阳市镇原县、定西市渭源县等5个市州12个县区的地灾应急排查工作,为当地居民汛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勘院不断优化找矿布局,更新仪器设备,推动地勘工作转型升级。近年来,购置了大疆无人机、飞马V10无人机及航磁航测系统、法国TANAGR-912ES动力三角翼滑翔机、加拿大HC-600型全液压动力头便携式钻机、美国UFO-CS艳光泵航磁系统、美国GDP-32II 多功能电法工作站、GD-10分布式高密度电法仪、捷克PMG-2磁力仪、数字采集录井系统、数据采集仪、手持水质监测仪、美国ICP等离子光谱仪、德国Scope.A1偏光镜、日本ZSXPrimus ll X射线荧光光谱仪、日本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及土壤污染修复实验室等先进仪器设备。为地质勘查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一勘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成立“甘肃省地矿局一勘院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为进站院士,同吉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地调中心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培养造就了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7项、地质专著1本、地质合著1本。
近年来,一勘院全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省外市场,业务在云南、重庆、湖北、浙江、陕西、西藏、新疆等12个省市逐步延伸,积极向环境、交通、农业农村基本建设、水利等领域巩固拓展。承揽了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管控、各县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修复治理方案编制、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黄河流域渭河(天水段)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天水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切实起到了支撑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服务的作用。
展望未来,甘肃省地矿局一勘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领会和把握好新发展阶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全省发展大局提供服务保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进地勘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懈奋斗。